close

最近的心情藍藍的。

有時是晴朗的藍,有時是憂鬱的藍。

該找個網誌樣式抒發心情,只有這個樣式稍稍符合現在的意境。

於是想啊...能夠有畫筆,貼著心情勾勒出一幅圖畫就好了!

 

樂以發和,畫以抒情。

 
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
 

厭倦思考,想要動動手暖暖身了!

唔~該從何處下手?

 

該回到學校一陣子嗎? 最近會想。

得到的觀察遠比預期的多,對於整個世界運作的「道理」也是衝擊性的認識。

生活在「體制」之中,往往不知所以。

尤其是學生或者組織中初階成員,通常只能接受「規則」,試圖用自己的方式理解。

每個人的理解便影響了人與人的互動,欣喜與困惑形成了人類世界的現實。

 

脫離了熟悉的環境,體驗另一些態度,才知道原來世界不只是原來理解的樣子。

而原來所理解的,也不過是在「體制」下形成的偏頗見解--不完全的真實。

原來大家都是被細繩纏住的大象,明明可以輕鬆扯開線重獲自由,卻停頓了,沒了信心。

 

我擔憂的...是自己將如何處理這樣的複雜...

困惑間,很容易就迷失了,可能沉淪、可能自暴自棄。

困窘到想要放棄任何努力,認為無法改變(人造的)現實,開始憂慮暴躁--

也許會演化成日本人特殊的暴力嗜好(什麼暴力美學?!) 或者 美國人的喪屍影集...

 

唔...不太清楚我幹嘛要看後者(前者太難理解所以跳過),大概是為了緊張和刺激吧!

今日突然之間,似乎看見了那些暴力畫面隱藏住得深沉的悲哀和躁怒。

凜然自問: 「是不是某種絕望讓我看這種片抒壓了?」

 

(前陣子停看了。覺得劇中角色溝通的方式很爛,看久了覺得很煩躁,討厭沒水準="=

今日再度收看,爛溝通模式結束了! 意外看出了新的東西...)

 

這些片子到處流竄,是不是更加深了許多人內心的抑鬱呢?

 

人類啊...真是作繭自縛的生物。

 
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
 

西方知識傳遞的方式和東方的模式很不一樣。

西方人企圖用邏輯和證據來支持他的看法;東方人則習慣用「個人角度」的方式詮釋現象。

雙方有好有壞。我不覺得可以二則一,如果能有第三種選擇就好了!

 

我覺得

西方人靠「實驗」模擬世界,新的學說建立在舊的上面,或者...推翻舊的(直到發現「下樑不正上樑歪」);

東方人習慣百家雜說,傾向信者恆信,不信者恆不信,容易發展出奇怪的團體,封閉對外交流以保持內在平衡。

 

忘了是誰說未來由儒家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的結和主宰世界,但我覺得可能性不大。

生活在種族多元的城市裡,發現各民族多半是各守城池,日常中的娛樂片與節目往往還是隱晦地重覆古老的種族偏見。

即使能夠保持相安無事,卻稱不上交流。雖然很好奇是什麼阻礙了溝通,讓陳舊偏見反覆流傳,但是非我能力所及了...

 

昨天才被稱讚"真是漂亮的女子",今日被另一人罵"婊子"(大概就是雪莉口中的同棟機歪人)。

都是擦肩而過的耳語,不痛癢。也許稱讚的人不過是心情好眼花,而罵人的不過是想起過去不堪的回憶。

 

後者,已經是研究生的人,還有餘力在擦肩而過時罵人,需要哪些心理素質呢?

再享...開始覺得這個世界要和平很難。 人會老,依然幼稚園生情緒。

 

談到情緒

西方人對於情緒的觀點讓我很不舒服= ="

情緒不是自然的產物,是意識的產物。神沒有規定情緒有特定的觸發點。

因為他們覺得情緒是天然的,歲月只是讓人學會「控制」,不討論理解某些情緒的不必要性。

(東方人則多半認為「退一步海闊天空」或者宗教性的「忍辱精神」。)

 

總覺得東西方依然各說各話,

西方嚴謹的思維模式阻礙對東方思想的理解,東方有容乃大的態度阻礙對西方思維的思辨。

夾在兩者之中的我...驚奇!

 

這兩週覺得西方學術界的架構有夠神奇,東方仿西方的架構十分詭異...

在我眼裡的世界像是一道不和諧的料理...像是個由不同傲慢城主組成的小城邦...

細節還在彙整中...但願我不是瘋了才這樣想。

 
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
 

心情真得很暗藍呢...

 
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
 

所謂的研究生

是知識的生產者(論文內容是探討未知事物)。

 

更明白過去的知識從哪兒來,引發更多省思...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noshin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