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禮拜聚集了好多上台報告,下禮拜充滿文字作業。
時程排得剛剛好,是老天的安排吧!
也許感冒也被「安排」了!為什麼感冒才好兩天,又馬上感冒了呢?!由鼻子移轉喉嚨@口@!?
這回生病有種被「點名」的感覺@_@
明明才剛痊癒幾天,身心一片舒爽,卻在隔天早晨一睜眼,乾咳起來!
如此缺乏預兆,使我不禁懷疑感冒是不是老天指名的?
為了讓人間充滿一點緊張感,教我們好好努力過生活?
呸呸呸~胡想胡想!!
在上台報告的時候,即使台下有15雙友善的眼睛。
我的體內的血氣依然奔騰,彷彿能夠直接衝破肌膚!(到時血光四濺...XD)感覺隨時隨地都能裝昏倒...
呵呵_偷偷把事情告訴卡洛,她說未免太誇張了!!
更令人驚奇的是,有14個人說我在報告時看起來自信OwO
其實我也覺得其他同學上台報告時也表現得自信,當然,他們也都否認了...神奇!
總之~好好磨練吧!!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「思考是件危險的事」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我心底。
依照規則總是簡單,但是思考規則的由來以及正當性,就使自己處在危險當中。
你可能因此成為社會的反叛者、不合群者。歷史以來有之:蘇格拉底、亞里斯多德、哥白尼...
其實,被冠以任何稱號一點關係也沒有。最重要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
然而,若再加上信心不足,更容易成為憤世嫉俗者。於是思考變得不清晰,漸漸偏離了思考帶來的舒適--體驗真實。
也許,習於規則的人抑制「思考」尖銳的詰問、甚至企圖暴力征服。而「真」,永不磨滅。
到了未來的某個時點,「真」總昂然豎起旗幟,愚昧莫能匹敵。
(OS:又繞了圈子講話了...)
遙想一百年前,
1910年代女生幾乎毫無社會地位可言。亞洲社會更是如此。
在這一年,是中華民國建立的前一年,國父努力抵抗封建體制。
如今,一夫一妻制遍行,女權高漲,民主普及。就一百年,變化如此之大。
再想想千年前,女生幾乎是罪人:
基督教的敵人是帶著黑貓的女巫;中國聖賢說不近女色;佛教最初也反對女子出家。
然而千年後,男女平等。也許,是受教權平等之福,女性受到啟蒙逐漸能與男性平坐。
人類的智力差別並不大,全憑受到怎麼樣的指導、如何使用那幾CC的腦袋瓜...
男女的秩序改變中...新舊思想衝擊不知還會持續幾世紀呢?
最初所深信的事物,逐漸改變。
只要環境變了、前提條件變了,所謂「規則」就變了面貌。
企業的「社會責任」也是21世紀新有的概念;「節能減碳」也是20世紀開始的關注。
所以,「變易」才是真理的輪廓。而「真理」本身是「祥和」。
無論物質生活如何變遷,心靈富足的原因從沒改變。
總覺得自己是個難纏的傢伙,和「問題鬼」的唯一差別在於我不會非得要別人告訴我答案。
如果疑問被搪塞了,若有所思的表情下,依然把問題懸在心中的梁上。
所以我的腦袋裝了很多東西,隨了年歲的增加,經驗變多了。於是添了新品也卸下了許多陳年疑問。
有個問題懸在我心中很久很久很久。
如今得到解答--問題為:我與他人究竟哪裡相同?哪裡不同呢?
從大方向而言,每個人都是相同的:終會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、都渴望被了解被珍惜、再怎麼忙碌都期望自在自適。
而人我不同在於:處理時間的方式不同、達成願望的方式不同、重視的事物不同。所以人間才有各式各樣的故事。
目前,我挺滿意這個答案。
另外,我常常為了資訊來源的可信度所苦。
從前認為記者寫得新聞都是真相的一角;認為撰寫人都心懷理想,一字一句都為眾人。
然而,如此胸懷大志之人有之,卻隱沒在雜音中...
也許是受了高等教育使然,有了自己判斷資訊的SOP,並發現發佈新聞的人學歷可能和自己相差不遠。
於是,路西法效應(遵從權威)失效了。
開始鄙視名嘴、鄙視立委、鄙視缺乏根據的新聞、甚至懷疑「學者」的論點。
說真的,「懷疑」是挺令人煩躁的情緒,缺乏依據的信賴更令人惱怒。
一開始認為「懷疑」是件很不道德的事情,但是我想開了...既然不能因為相信所以不管證據,也不能因為沒有證據就否定。
其實中間有個平衡點,稱為「中立」。中立非邪非正,恰恰好。情感一點也不衝突。
也許,我想要過著充滿正面的生活,所以才如此辛苦思考吧!
生活中的許多反省,常常讓我發現即使是好心也會做錯事;也慶幸,即使是壞事也可能引導出好事。
大概是冥冥中的慈悲。
在這個特殊的機構中,有幸遇到許多實務界的A咖和學術界的A咖,漸漸知道許多政界商界的秘辛。
於是,在我眼前出現了N個世界...我和朋友們的世界、A咖們的世界、媒體眼中的世界、以及學者們的世界。
多D的世界(超過3D)很難描繪...簡直可以用「渾沌」來形容。
世界的真實情況一點也不單純,但也不真的複雜到理不清。
例如,假如奈及利亞可以歸還8千億美元(再加上通膨更好)給台灣,你知道台灣能有多富有嗎?
例如,你知道為了度過金融海嘯,政府如何默默地建立商人的後盾、使台灣出口衰退不慎嚴重嗎?
有些政府所做的特別措施以及保障,保住了台灣的經濟命脈,而沒有被登在媒體上。
可能是國家政策的機密,所以不太公開。而無聊的人(尤其是政客)卻假無知之名,甚至為了一己之利,無的放矢。
說真的...一想到同是成年人,卻缺乏見識與風範讓挺我不自在(暗想自己會不會哪天也成了那模樣...)。
原來成人也不見得成熟。也許成人只是比小孩更會修飾。
無論世界外表看起來有多亂,但是人與人相依性是絕對不變。
如果沒有政府支持,保險業者不敢承保出口商的訂單,於是出口商不敢放膽做生意,再來就是景氣蕭條以及失業。
(這就是我們政府在2008年間所做的事。政府挺企業、企業挺人民。)
我想,這點人與人之間的支持,在路上行車也可以看到顯例。
騎了五年的機車,我發現除非要轉換車道,否則我僅直視前方,不會特別看左右兩邊的後視鏡。
並且,直視前方以外,也會注意自己和前方交通工具的距離,保持安全。也就是說,我沒在顧慮後方。
一路順暢抵達目的地,是靠眾人之福,彼此互相守望--守護前車的後方,如此串連。
即使,很多人抱怨小黃或某些人行車魯莽,但是彼此守護的事實依然存在,否則,老早隨時都在塞車!
前天,有個研究說「沒有人喜歡好人」,理由是因為「好人」使人自慚形穢。
姑且不論它的研究樣本有多大和問券如何命題(新聞中根本沒有提及),我認為這個新聞毫無價值可言。
它之所以能成為新聞、成為話題,恐怕是利用人性的弱點:
1.這個標題果然聳動:誰會希望自己被討厭呢?
2.這個標題果然高竿:幾乎沒人安於相較他人低劣,期望保持優勢以及自尊。
3.這個標題果然吸睛:「既然做好人被討厭,為了合群,我省點力氣吧?也能避免誤會...???」
從眾心裡和害怕孤獨是這類新聞能存在的兩大利器。
人性本惡論者看到此新聞感到自在,堅定信仰;注重人我關係的人看到新聞感到心慌...
唔...整體而言,我覺得會相信這個新聞的人挺ㄋㄠ的。
首先,「好人」出手做好事若只因期待回報,最後事與願違鬧脾氣,無怪乎他人疏遠。
其次,沒有人規定誰必須做什麼?連老天也沒有辦法強制。一群人想做事要有共識,都要出一份力!
如果與你在一起的人總是希望你付出、打理一切,就該檢討一下彼此的未來了...到底是你自願還是他情願?
第三,為因為他人「表現良好」而退縮的人太沒種了!根本就是自我保護意識強烈,縮頭烏龜,連欣賞他人也做不到。
(其實自我保護也沒有什麼關係,至少達到某種程度的心理平衡。)
人的確沒有完美,但是要有成人之美。
看到這個新聞讓我覺得...會寫這樣新聞的記者不是太不專心就是無聊...
而如果社會中有百分之80的人相信這個新聞並奉行,這個社會就是鼓勵幼稚的社會...
呵呵~換我危言聳聽了!
我總覺得身邊的「好人」多的是!即使大家都有各自的「盲點」,但是總沒有到「邪惡」的地步。
:)
不知閱讀這篇網誌的你,如何感受呢?
人很容易迷惘於「大家」、「大部分」等概括性字眼,不可不慎。
而破解的密碼只要「量化」它們就行了。
如果你想要得到某些東西,故有的規則也許能幫上忙。
但是遵守規則的同時,也要考慮尊守它的意義才不至於迷失迷惘。
呵呵~我是如此想的
我容許...
「思考」有5%的渾沌,5%的不確定以及10%爆發的空間。剩下的80%負責決定我的行動。
我要清清醒醒的生活。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只是在這個網誌中抒發己見。
如同我不會追問他人問題的答案,我不會要求你完全贊同我的答案。
唯_希望思想的交流,能碰出更燦爛的火花_使彼此生命更加絢爛。
:)